摘錄:
依目前文獻所知,泌乳激素增加,會造成以下身體副作用:
一、骨質疏鬆(osteoporosis):我們都知道停經後的女性,會造成骨質流失,所以要補充鈣質。泌乳激素增加的病人,同樣會抑制性賀爾蒙,所以也會有骨質疏鬆的副作用。而男性因此造成骨折的機率又比女病人高。老年人因為骨質疏鬆骨折,會帶來嚴重的後遺症。
二、影響免疫系統:許多血球細胞,如B 細胞、T 細胞,都有泌乳激素受器。但到底會受到什麼影響,目前仍不清楚。
三、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因此停經前的女性比同年齡男性更不容易發生心臟疾患。同理可推,泌乳激素高的病人,會失去雌激素的保護作用。
四、泌乳激素是乳癌的 risk factor ,某些研究也認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乳癌盛行率會增加。
五、泌乳激素有時會引起乳汁分泌,病人胸口兩圈黏黏濕濕的圓點,相當令人困擾。
六、無月經或月經週期紊亂:泌乳激素會抑制雌激素,所以也會影響月經週期。大約有三分之一女病人服用傳統抗精神病藥物後沒有月經。當然同時也就會造成無法懷孕。在男性也會造成精蟲的活力、製造能力受損。
七、性功能障礙:泌乳激素增高,會影響性慾、亢奮能力跟高潮,甚至導致勃起不能、性無能。
八、情緒問題:因為泌乳激素增加造成的無月經,易導致憂鬱、敵意、焦慮。
泌乳激素是由腦下垂體前葉 (anterior pituitary gland) 分泌,每天約分泌 13~14 波,在熟睡後血液濃度增加,清醒後漸減,進食後會增加,遇到壓力時也會增加。當然,刺激乳頭、哺乳時也會增加。檢驗泌乳激素,通常會在清醒後兩小時,未進食情況下抽血。如果男性大於 20 ng/ml,女性大於 25 ng/ml 視為異常。
血清素 (serotonin) 也會增加泌乳激素的分泌,所以抗憂鬱劑也會有泌乳激素的副作用,同樣也會有性無能的副作用。雌激素、鴉片、substance P 等內分泌會促進泌乳激素分泌。GABA、acetylcholine 則會抑制。
泌乳激素會抑制下視丘 (hypothalamus) 分泌 GnRH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抑制腦下垂體分泌 FSH 跟 LH 兩種性賀爾蒙,還會干擾類固醇 (steroid) 的回饋作用。
出處:http://eroach.typepad.com/yuli/2004/07/post_2.html
-----------------------------------------------------------------------------------------
摘錄:泌乳激素偏高 難懷孕
女性的泌乳激素過高,可能是因黃體機能不足,進而造成月經稀少、甚至沒有月經、無排卵,因而造成不孕症。
出處: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1918426/IssueID/20090906
-------------------------------------------------------------------------------------------
摘錄:泌乳激素過高如何造成不孕? 成大醫院婦產部吳孟興醫師
泌乳激素是由198個胺基酸所構成的多胜荷爾蒙。主要由位於腦下腺之垂體腺性部的後側方的細胞所分泌,已知的唯一生理功能是刺激乳房組織生長,製造和分泌乳汁。主要的控制機制來自中樞性神經傳導物質PIF(prolactin inhibiting hormone),它能抑制泌乳激素的分泌。
出處:http://www.ncku.edu.tw/~obgyn/testcubebaby/2.htm
---------------------------------------------------------------------------------------------
摘錄:Prolactin 泌乳激素
Prolactin血中的正常濃度為20ng/ml以下。生產時此值顯著上升,但三個月內降到正常成年人的標準。婦女泌乳素之平均濃度略高於男性,在青春期略高於男性,在青春期略高,但在更年期即降低。懷孕期間,Prolactin高達懷孕前的10~20倍。不哺乳的母親約三星期內可恢復。哺乳的產婦,由於嬰兒的吸吮,維持血中高濃度。使用口服避孕丸或接受雌激素治療的婦女,其Prolactin血中濃度比一般婦女略高。
出處:http://www.vghks.gov.tw/air/facil/Prolactin.htm
-------------------------------------------------------------------------------------------------------------
摘錄:月經定期發生,完全由卵巢一手控制,但卵巢背後其實也須靠腦下垂體所擁有的七種荷爾蒙作主控中心,其中的雌性刺激素及黃體刺激素細胞則是真正掌垂簾聽政的職務,但這二種刺激素細胞本來就個性溫和,跟卵巢互動良好,所以一般女性才能一直月經正常,可是其他五位則脾氣暴躁,尤其是泌乳激素更甚,它發作時,往往會壓得雌性及黃體刺激素細胞喘不過氣來,使得這兩位無法正常運作,當然卵巢跟著罷工,月經也就不來或偶爾二三個月才出現一次.
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yahoo-linchengchuan/article?mid=1316&sc=1
--------------------------------------------------------------------
留言版回覆:
---------------------------------------------------------------
我想雌激素跟黃體激素被抑制,才是哺乳媽媽月經不來的真正主因
------------------------------------------------------
這段講到為什麼夜晚是泌乳機制的高峰期,還有吃飽飯跟熟睡,其實這樣看來,不一定要夜晚才會,只要作息正常,就算日夜顛倒,有長時間的睡眠也會引發泌乳機制,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這樣解釋
所以也有人餵得很頻繁
月經還是在產後很快就來了
這其實是很自然的保護機轉~
泌乳激素每次餵奶時都會有小高峰啊~
⋯⋯餵奶45分鐘後,泌乳激素達到最高峰
產後頻繁餵奶
平均來說月經大概一年才會恢復
於是寶寶這一年當中可以確保喝到母奶(媽媽不會懷孕)
自然產子間隔是二到三年~
母體也可以獲得充分的休息
而那些月經很快恢復的~
就是天賦異稟囉!!
泌乳機制,是最高層的主管機關
荷爾蒙很複雜的~~環環相扣
泌乳激素是主導乳汁"製造"得激素功能可高尚了呢!!
泌乳激素也可以讓媽咪放鬆~覺得安詳!!所以是很棒的功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