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寶寶玩美勞  

     還在發展感官知覺的寶寶,喜歡用手來感覺東西的粗、細、軟、硬…。所以黏土、沙子、蠟筆、海綿、顏料、紙糰…等較為原始、又方便徒手操作的美勞用具,就會是您為寶寶挑選玩具或美術用品時,相當好的選擇。
  
  另外一方面,寶寶對色彩的認知雖是慢慢增加,因此每一次給寶寶準備的顏色使用,其實不用太多,約3.4種顏色就相當足夠;像是可以準備紅、黃、藍…這種比較搶眼的顏色,也有助於寶寶視覺上的發展。此外,我們可以帶著寶寶一起玩玩美術遊戲,讓寶寶的創作更為有趣新鮮!

1.讓寶寶探索顏色的變化:

雖然使用的顏色不多,不過,也可以利用例如像黏土或顏料這種可混合在一起,卻不易髒掉的產品,除了讓寶寶單純認識紅黃藍的單色,也不妨試試混合在一起時有什麼變化的遊戲。但,寶寶不一定非得要知道紅加黃會變橘,我們完全只是想讓寶寶玩一玩顏色的變化遊戲嘛!

2.為寶寶準備的東西,盡量就是「大」!

因為寶寶的精細動作還沒發展完全,太過細小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是相當吃力的。所以,圖畫紙,大張!蠟筆,大枝!海綿,大塊!唯有像黏土這類需要出力的東西,才以寶寶手掌好施力的合理份量作為標準!千萬別要求寶寶畫出眼睫毛!

3.寶寶除了喜歡用手來感覺東西,也很喜歡用嘴巴來吃吃、舔舔它的味道是甜是酸…!

因此,我們必須特別小心的是:有顏色的產品當然很美又吸引人,不過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安全標示!當然我們會盯著寶寶別把黏土當糖果吃進去;但是沾了顏料的手,對寶寶來說,看起來也是香甜可口的呢!

---------------------------------------------------------------------------------------------------

邁開健康的腳學步


小孩剛開始學走步時,小孩的骨骼還不夠硬朗,力氣還不夠大,步伐也不夠穩定,每一步伐的大小不一,踏腳的方向也不一定,腳軟身重,此時若太勉強小孩或逗著小孩走步,孩子會畏懼走步,缺乏膽量,反而會延緩開始步行的時間,甚至容易造成跌倒或步態異常,這是每位父母特別要注意的。


通常在一歲左右就會站立或走步,有的早些,有的晚些:如果一歲半以後還不會走路,就應該找醫師檢查一下。


影響小孩學步的因素

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小孩走路的年齡,例如:嬰兒的體重、健康情形、膽量或有無不良的經驗等。有的嬰兒在剛學會走路時,生了一場大病,往往要拖上一、兩個月或更多時間才會恢復走路:也有的孩子在剛會走路時,摔了一大跌, 這可能也會讓他拖延幾個星期才重新開始走路。


剛開始學走步時,小孩的骨骼還不夠硬朗,力氣還不夠大,步伐也不夠穩定,每一步伐的大小不一,踏腳的方向也不一定,腳軟身重,此時若太勉強小孩或逗著小孩走步,孩子會畏懼走步,缺乏膽量,反而會延緩開始步行的時間,甚至容易造成跌倒或步態異常,這是每位父母特別要注意的。
小孩學走步時.偶爾的挫折是難免的。當他不小心跌倒時,千萬不要驚嚇他,要鼓勵他自己曼慢地站起來,重新走步,如此也可以培養小孩獨立、自主、少依賴人的個性。

0型腿 、X型腿的疑惑

兩歲以內的小孩,由於腹肌尚未發達,當站立時,腹部向前挺,同時腰椎會向前彎,以彌補骨盆的前傾。走路時,常採取雙膝分開的姿勢,下肢稍微向外彎曲成經度的0型腿。隨著成長,雙腿會逐漸地靠攏,反而在三到五歲時形成輕度的X型腿,一直到學齡時。才能像成人一樣併攏。緊張的媽媽常會帶小孩來找醫生.以為小孩走路時兩腳不平行,是不是有問題,是尿布包得大厚?太早走路?還是骨骼發育有問題?其實這些都是不用擔心的。

扁平足及其他問題

另外。還須注意的是,兩歲以內的小孩。腳底脂肪較厚,會形成平坦的"扁平足」,這也是正常的現象。當小孩學會站立與走路以後。可以多讓他赤足走在粗糙不平的地面上,並且避免讓他穿太硬的鞋子。這將有助於腳弓的形成。在飲食方面,要多吸收魚類、蛋類及蔬菜等各方面的營養。以幫助骨骼的發育;平時也可多帶孩子到戶外曬曬太陽, 如果孩子步行的情形有些奇怪,例如:左右腿長度、粗細不同;圾腳;腳趾尖垂下步行(即腳趾頭不似平常人平展開來,而是曲縮起來走路);身體搖搖擺擺經常跌倒,就可能是有先天性脫股、腦性麻痺或肌肉萎縮等問題,必須儘早找小兒科或骨科醫生求診,決定以後治療的方針。


---------------------------------------------------------------------------------------------------

手腳並用的好奇寶寶


  新增的行動力和能自由運用肢體的新鮮感覺,帶給寶寶獨立和探索的樂趣。爸媽一方面支持寶寶的探索活動,一方面也要注意寶寶的活動安全喔。

  連日陰雨後,太陽難得露了臉,媽媽帶著一歲半的寶寶外出散步。一路上,寶寶一會兒蹲下身子撿拾地上的落葉,一會兒又起身追趕飛舞的蝴蝶;媽媽伸手招喚他,寶寶卻停下腳步,轉身,把手上的葉子丟向媽媽,然後又咯咯笑著去尋找其他有趣的東西了......。

 

手腳並用的行動派


  一歲起,寶寶開始展現旺盛的肢體行動力,雖然步行動作還不是很純熟,平衡感仍舊不夠,但卻是個十足「用腳思考」的行動派。他們往往是走到哪裡,探索到哪裡。

  這階段的寶寶在走路時,會把兩手舉得高高、兩腳張得開開,以維持平衡,等到步行動作較圓熟了,手才放下。漸漸地,寶寶對起步、前進、止步或蹲下等動作,都能夠越來越自如。

  此外,手的操作能力也日漸靈巧了。他會用大拇指和食指拾起地上細小的東西,並且抓得穩穩的,也會用手抓取碗裡的食物吃;雖然還不會用湯匙舀東西,但已能抓穩湯匙柄,敲打杯碗,自我娛樂一番。慢慢地,他能做稍微細緻的動作,例如:翻閱大本的圖畫書、疊三~四塊積木,也會拿筆在紙上信手塗鴉。



肢體動作日益成熟


  這時期的寶寶,開始統合以往的各項動作,更根據過去身體累積的各項經驗,發展出有自我意識的行為和動作,例如:蹲下來撿拾地上的東西;墊腳尖、伸長手臂想辦法拿高處物品,或是小跑步去追逐滾動的球等等,這表示他們已經瞭解自己有能力去掌控肢體、有了遠近距離的觀念,並知道自己能力所在或不足之處,進而適時的運用身體所具備的能力。譬如,寶寶會有目的地把東西丟向某處,並運用自認可行的姿勢和動作嘗試去達到目的。寶寶新增的行動力和能自由運用肢體的新鮮感覺,使他嚐到了獨立和探索的樂趣。



注意您的好奇寶寶


  在一歲多寶寶的眼裡,每樣東西都是新奇又刺激的,他會到處摸,到處看,用各種方式去做各種嘗試,但也容易因此受挫,嘗到失敗的滋味,當寶寶遇到挫折時,父母應幫助他再度學習。

  另外,要注意的是,寶寶此時雖有很好的行動力,卻沒有足夠的自我抑制和控制能力,常會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而由於孩子此時還無法透過外界語言來思考,所以,當孩子出現危險動作時,大人的口頭喝阻是無效的,必須經由身體的接觸和刺激,才能使孩子停止危險的舉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仙女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