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之前我對於母乳沒有特別的想法。生產前幾個月,我是在出血、子宮收縮中度過。其實當時只想到平安的把小孩生下來就好。唯一為了哺育母乳而買的東西-吸奶機,還是在婦嬰用品店店員強力推薦下購買。嘿~也只是把機器丟進待產包包長灰塵而已,連測試產品功能也沒做。

我生產的醫院是桃園當地第一家創立的婦幼醫院。幫我接生的醫生也很老資格,據說孫越的媳婦生小孩也是他接生的。醫師人很好也很親切,選擇該醫院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裝潢讓你沒有住院的感覺。產後病房是單人套房,願意灑多一點錢的還可以住像是總⋯⋯
統套房一樣,把一整層樓包下來:客廳、廚房、獨立很大的衛浴空間,還有陽台+吧台。而且門禁管制也做的不錯,我這人不太想讓人看見我生產後狼狽的樣子,我和外子雖說都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但是在桃園生產,可以減少一堆來探訪訪的訪客。

原本預計想要自然產,無奈胎頭太大,產程遲滯搞了快24小時生不出來,最後臨門一腳:剖腹產,我在產台上昏昏沉沉加上對麻醉藥物過敏,從開刀到縫合結束都在吐和發抖。母乳哺育成功要素之一的產台試吸當然就沒有了。

我只知道護士把全身都是胎脂的小傢伙給我看一眼後就抱出去給我先生看,我沒多久又睡過去。事後才知道嬰兒室的小姐直接問先生說小孩要喝什麼牌子的配方奶...其實是可以拒絕的,先生不知道,因此在住院過程中小傢伙喝了10幾天的配方奶,出院時院方還賞了兩罐試用罐。

至於那吸奶器,好在還算好用,住院過程中至少把初乳吸出來給寶寶吃。在住院過程中,因為傷口疼痛,我想也是先生心疼我生產的過程那麼不順利。他捨不得讓我選擇母嬰同室,因此我再生產後第四天左右才下樓去嬰兒室看寶寶。現在回想起來,當初真是一整個混亂,而且也缺乏醫護人員推廣母乳,我的孩子已經習慣喝奶瓶,每次下去親餵他都哭鬧或是乾脆呼呼大睡。

而我的月子也是在將母乳吸出來給小孩瓶餵中度過。那真是回想起來都很痛苦的經驗:小孩睡不到一小時就起來哭,餵完奶又擠奶,根本無法休息。我嘗試著親餵但是小孩已經乳頭混淆,一碰到ㄋㄟㄋㄟ就哇哇大哭。蠟燭兩頭燒的外子也不解為何我堅持親餵,弄得他無法睡覺。而理工背景的他認為奶擠出來才知道小孩吃進去多少?OS:有必要這樣量化嗎?又不養實驗動物~

直到後來帶小孩回診,小兒科醫師說:既然喝母奶,何必這麼麻煩用奶瓶喝呢?

我才能夠一直親餵,當然過程中經歷了N次的乳頭混淆,但是每次我都很堅持寶寶除了媽媽沒有其他選項,一直到現在他四個月大了,比較能夠了解真貨還是比橡膠奶嘴好。生長曲線也很漂亮,很早就會翻身,牙牙學語。一堆囉唆的抱怨還有詭異的建議才消音(台灣母乳環境真的很差,我娘家的媽媽、婆婆...etc都是用牛奶餵小孩大的,有一回被要求給小孩奶嘴還有要給小孩喝水,甚至提早給小孩副食品...當時小孩才兩個多月大)。

我真的覺得,甚至連醫護人員對母乳這一塊,好像都還需要再教育。當時出院時護士還念茲在茲,親餵後要排空乳房。但對於全親餵的人來說,那才是災難的開始;因為這樣會遠超過寶寶的需要而更難達到供需平衡。所以漲奶、塞奶、硬塊,乳腺炎就紛紛來報到了

生產之前我買了幾本所謂大百科型的書,但是都是翻譯韓國的,很多母乳知識是錯誤的。但可怕的是這種書充斥在市面上,真正專談母乳的書現在卻很難買或是不夠普及。想找正確的母乳知識還是得上網確認。

這個過程當中,一開始我覺得還蠻有"獨夫"的感覺,沒人支持,還有一堆反對聲音,甚至快搞成家庭革命。我很感謝國健局設立母乳哺餵專線,如果沒有這支電話,我的母乳之路肯定是要夭折了。另外我也在其他婦幼網站上發現母奶寶寶的FB社群,多謝了上面的志工媽媽很熱心的提出自己的實戰經驗,也看到這麼多媽媽能夠餵到孩子四五歲大有人在,也給了我信心。我希望可以餵到小傢伙說他吃夠了,想吃點別的為止。

最近看到好多朋友以及同事懷孕,我抱著很謙卑的心情。很認真的說,母乳最好,能親餵更好。也需要勤上網做功課,同時學會關閉耳朵,以免信心被不了解母乳的婆婆媽媽甚至是醫護人員動搖。希望要生產/懷孕中的各位都能很順利的經歷寶寶的襁褓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仙女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